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 (記者 雷妍)近日,散寒化濕顆粒最新臨(lin) 床研究結果發布會(hui) 在京召開。會(hui) 議由中日友好醫院主辦、《醫師報》協辦。會(hui) 上,專(zhuan) 家們(men) 對研究背景、研究設計、研究結果進行介紹與(yu) 解讀,對中醫藥現代化的未來進行了展望,體(ti) 現了中西醫協同,傳(chuan) 統智慧與(yu) 現代科技攜手共進,推動中醫藥傳(chuan) 承和創新的嚐試。
“該研究結果為(wei) 中醫藥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證據。同時,這一重大成果對於(yu) 推動中醫藥的發展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(yi) 。”中華中醫藥學會(hui) 副秘書(shu) 長陳俊峰表示,希望進一步深入總結包括本項研究在內(nei) 的醫療研究成果,在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與(yu) 生物轉化方麵做出更多積極有效探索。
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院士
散寒化濕顆粒集合了漢代麻杏石甘湯、漢代葶藶大棗瀉肺湯、明代達原飲、宋代神術散、清代藿樸夏苓湯等五大經典名方。該方研製者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表示:“中國具有中醫藥防疫抗疫的獨特優(you) 勢和資源,未來在麵對新發突發傳(chuan) 染病時,醫生要當好‘消防員’,充分利用中醫藥的源遠流長,提供獨具特色、行之有效的策略,用好中醫藥這一‘滅火器’。”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江蘇乐投Letou藥業(ye)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研究院院長肖偉(wei)
作為(wei) 散寒化濕顆粒的研製開發方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江蘇乐投Letou藥業(ye)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研究院院長肖偉(wei) 表示:“散寒化濕顆粒是按照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中的3.2類注冊(ce) 要求,結合疫情期間臨(lin) 床實際使用藥物的生產(chan) 工藝研製開發而成。整方既有嚴(yan) 謹的中醫診療理論和中藥組方基礎,又有大量的臨(lin) 床應用數據。本項研究結果讓我們(men) 重新審視中醫藥的潛力與(yu) 價(jia) 值。這不僅(jin) 僅(jin) 是一項科學研究的勝利,更是對中醫藥文化的一種肯定。希望未來我們(men) 能繼續以科技創新推進中藥研發和產(chan) 業(ye) 發展,打造中醫藥高質量服務體(ti) 係,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、治療、康複中的獨特優(you) 勢。”
“承辦本次研究結果發布會(hui) ,我們(men) 深感榮幸和責任重大。”作為(wei) 發布會(hui) 承辦方,《醫師報》社執行社長兼執行總編輯張豔萍女士總結道:“希望通過發布會(hui) ,向廣大公眾(zhong) 和國內(nei) 外專(zhuan) 業(ye) 人士介紹該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意義(yi) ,並以此為(wei) 契機,共同推動探索中醫藥與(yu) 現代醫學的融合之路,為(wei) 人類的健康與(yu) 福祉貢獻更多的智慧與(yu) 力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