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4日晚,全國人大代表、乐投Letou集團董事長肖偉(wei) 就深化醫改破解“就醫難”問題接受中央電視台《焦點訪談》采訪,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、新聞頻道同步播出。肖偉(wei) 強調,應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藥品招標采購平台,製定統一規範的集中招標采購規則,規範基藥目錄、醫保目錄更新調整周期的長效機製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,對醫療衛生工作提出了14項具體(ti) 的主張,其中絕大多數內(nei) 容都與(yu) “醫改”相關(guan) 。新醫改,以2009年3月17日公布的“關(guan) 於(yu) 深化醫藥衛生體(ti) 製改革的意見”為(wei) 標誌。回顧走過的7年曆程,新醫改著力有效減輕了居民就醫費用負擔,切實緩解人民群眾(zhong) 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,在建立健全覆蓋城鄉(xiang) 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,為(wei) 群眾(zhong) 提供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價(jia) 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麵發揮重要作用。
醫改是個(ge) 複雜的工程,建立高效、完備的醫療保障體(ti) 係,是世界性難題。今年年初,一則白衣女子怒斥號販子的視頻,觸動了公眾(zhong) 敏感的神經,也把醫改推向了風口浪尖。如何既能在最大程度上減輕政府負擔,又能為(wei) 廣大人民群眾(zhong) 提供切實可靠的基本醫療保障,是新醫改的關(guan) 鍵內(nei) 容。
健康是幸福之基,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,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,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,需完善醫療保險部門、醫療服務機構、醫藥生產(chan) 流通部門各方改革機製,協調推進醫療、醫保、醫藥聯動發展。
作為(wei) 來自藥品生產(chan) 企業(ye) 的代表,針對當前市場上“唯低價(jia) 是取”的招標亂(luan) 象以及市場準入門檻的限製,肖偉(wei) 指出,
創新型企業(ye) 研發難度大,風險大,在業(ye) 內(nei) 有一個(ge) 很形象的說法就是“三個(ge) 十”,十年拿一證,一個(ge) 高類別新藥研發投入高達十億(yi) 元,成功率隻有10%。這些都增加了創新型企業(ye) 的成本。希望國家從(cong) 改革創新藥物市場準入機製入手,從(cong) 扶植創新藥及時進入國家醫保、基藥目錄的角度入手,從(cong) 規範招標目錄和管理要求、強化供給側(ce) 改革的力度入手,加快推進自主創新藥物產(chan) 業(ye) 化、市場化進程,為(wei) 實施國家創新驅動戰略、推動戰略性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的發展,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。
肖偉(wei) 希望政府在治理“藥價(jia) 虛高”的過程中防止從(cong) 一個(ge) 極端走向另一個(ge) 極端,避免矯枉過正帶來的“超低價(jia) 中標”,謹防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的惡性現象。藥品招標應本著“質量優(you) 先、價(jia) 格合理”的初衷,而不能沒有底限的一降再降,使製藥企業(ye) 麵臨(lin) 要市場還是要生存的兩(liang) 難選擇。而現行國家醫保目錄於(yu) 2009年出台,至今已逾6年,意味著2009年目錄出台後上市的創新藥品至今未能進入醫保目錄,阻礙了創新中藥成果對人民群眾(zhong) 用藥需求的可及性。對此,肖偉(wei) 建議規範醫保藥品目錄更新調整周期的長效機製,建立高類別創新藥物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有效機製;進一步完善現行基本藥物準入機製,明確創新藥優(you) 先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實施辦法;在集中采購過程中,科學製定創新藥的集采原則和價(jia) 格評估體(ti) 係。(集團辦公室 孫衛新)